朱棣脸上兜不住的笑:“好,好,好!”此时此刻,他充满了自豪之情,内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满足。“朕得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助,侥幸登上了九五之位,文效汉文帝,武随唐太宗,勤政治国,夙兴夜寐,不敢有丝毫懈怠,却也时刻担心百年之后,会因靖难之役而被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,没想到天幕盘点降临,朕没有得到太祖皇帝的认可,反而得到了上天的认可。”双对比系统如此神奇,能够预知未来,两个世界的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它是天道所化。如今得到它的认可,朱棣皇位的含金量,可比白手起家的朱元璋高多了。朱棣越想越开心,忙吩咐道:“快,快去给朕温一壶热酒来,朕吃了好快活快活。”原大明洪武朝。听到天幕对朱棣的评价这么高,朱元璋的内心就跟倒了五味瓶似的,酸甜苦辣咸,个中滋味都有。他一方面既欢喜于自己的儿子未来能取得如此成就,让大明拥有不弱于唐、汉两朝的盛世,另一方面又苦恼于他太优秀。得到上苍认可的未来真龙天子,本身比皇帝本人亲封的太子更具有合法性,直接威胁到朱标的继承权。朱元璋是重视亲情没错,但心里只有两个儿子,一个是好大儿朱标,另一个是其他儿子。人都是偏心的。朱元璋做梦都想让朱标继承自己的皇位。哪怕是天幕曝光,透露了朱棣未来做了很多了不得的功绩,这一点始终没变。可这一刻,朱元璋内心不得不动摇了。天幕这一句‘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’加上去,就算他想强行传位给朱标,迷信上天的老百姓也不可能同意。一个得不到民心的皇帝,那还是皇帝吗?再者,朱元璋还想着利用底层百姓的不甘与怨念与对付士绅、地主,推动摊丁入亩、士绅一体纳粮政策的推行。若是为了朱标与老百姓唱反调,改革如何进行得下去?朱标看出朱元璋的纠结,忙道:“父皇,自家的事可以关起来慢慢解决,眼下最重要的是利用这波民心。”皇位这东西,他当然想要。但现在,他更看重朱家皇族的全体利益。朱元璋微一沉吟,已然明白他的意思,心中长叹。他的标儿,总是那么懂事贴心。朱元璋摩挲着痒痒挠道:“是啊,加了‘真龙天子’这层光环,百姓肯定更愿意站在咱家这边,老四,这件事就交给你了。”“儿臣遵旨!”朱棣激动不已。摊丁入亩、士绅一体纳粮,这可是石破天惊的千古奇策啊!要是在他手里把这件事办成了,就算当不了皇帝,也足以扬名千古、万世称颂。这时,双对比系统再次响起。【好了,朱棣的文治武功盘点完了。】【现在来看看永乐大帝的名场面,以及英雄皇帝的完美谢幕。】话音一幕,天幕画面开始放映。大明军队远征漠北,出现在茫茫草原之上。一身甲胄的永乐帝朱棣,骑在一匹黑色的军马上。他年过五十,精力却丝毫不减,豪迈勇武更胜往昔,长枪如风,气势如龙,兵锋所至,敌人一个就一个倒下。终于,他踩着无数敌军的尸骨鲜血,登上了一座无数千古风流英豪都想登上的高山,并筑坛祭告天地。这座山,就是大名鼎鼎的狼居胥山。看到这里,两个世界的人又一次沸腾了。帝后、太子、藩王,满朝文武等,都是满脸震惊与骇然。封狼居胥与燕然勒功被视为封建时代武将的最高荣耀。文臣能够与之媲美的,也只有死后配享太庙、谥号文正。千百年来,不知有多少武将将此视为毕生追求。然而,真正能够做到的,却寥寥无几。朱棣以帝王之身,达成封狼居胥成就,真可谓是千古帝王第一人。前无古人,后面不知道有没有来者?原大明。“好一个封狼居胥!”朱元璋猛拍大腿,满脸自豪之色,却夹着丝丝羡慕。他白手起家,开创大明王朝,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武德强大的帝王,自然知道封狼居胥是多大的荣耀。辅佐他建立大明的开国功臣那么多,能征善战的一抓一大把,多次兴兵征讨漠北,却无一人能够封狼居胥。朱棣不仅做到了,还是以皇帝的身份达到的。此等功业,让他不羡慕都不行。蓝玉等淮西武将看得怔怔失神,艳羡叹道:“封狼居胥,好了不起!”朱棣就更不用说了,高兴得都快上天了。新大明。“这……这,另一个世界的老四居然封狼居胥了……”朱元璋瞪大了眼睛。倒不是他看不起朱棣这个四儿子。而是平行时空这个大明世界,朱绫存在过于耀眼。远征漠北那一战,打得北元哭爹喊娘,狼狈逃窜,留下噩梦般的心理阴影,从此不敢再犯大明疆界。朱绫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,释放出巨大的光芒。在她的照耀下,朱棣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。若非天幕出现,盘点另一个世界的朱棣。朱元璋打死都不敢相信,自己的四儿子真能这么猛。“嘿嘿,没想到吧!”朱棣眉飞色舞的,脸都快笑烂了。乖乖!封狼居胥!没想到本王未来也有这一天啊!哈哈哈……朱元璋哼哼道:“不过随便夸你两句,你就得意到要上天,真是没眼看。”朱绫笑容莞尔:“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,才真没眼看。”朱棣闻言,笑着走到朱元璋身边,特意用鼻子嗅了嗅:“嗯,好酸!好酸!快酸死了!”朱元璋:“……”两个倒霉孩子,就知道挤兑咱,可恶!两个世界的百姓,也是狂发弹幕评价朱棣。“封狼居胥,千古帝王第一人。”“永乐大帝,果然实至名归。”“瞧瞧,这才是有资格与女帝对比的人,再看看朱允炆,也敢跟女帝碰瓷。”“可不是,上一期的盘点,女帝表示:真特么晦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