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下的,全是李伸信里面所说的内容。
这个太监虽贪,颇识大体,智慧也极高。
虽然被李隆基吓了一下,表面上看起来事不关己、高高挂起,明哲保身了,实际若无高力士,即便李隆基不想换太子,李亨多半也被拿下了。
但因为高力士对李隆基忠心,李亨登基后,因为李辅国的构陷,李亨居然将高力士流配黔中。
如果皇甫惟明认错,对皇甫惟明、对李亨,甚至对唐朝政局的稳定,都有好处。
高力士想了想,将吴守信叫进府说:“你回去对你家将军说,某一会去赴宴。”
成了。
即便高力士不赴宴,也有的是证人,美味居的人。
但终没有高力士亲自赴宴有说服力。
皇甫惟明府。
皇甫惟明一名亲兵将府上所有下人叫来,开始发话,不久皇甫惟明要回青海了,你们要做什么,云云。
这个安排很正常。
另一边就不正常了。
十几名亲兵趁着大伙听着那名亲兵训话时,又裹杂着马大眼上了马车,去了景龙观。
反正人多,有马车也快不起来,几个尾巴又跟了过去。
韦坚也上了马车,去了景龙观。
马大眼先到,未下车,随后韦坚来了,两人同时下车,进了景龙观。
两边的尾巴同时跟了进去,但两人去了虚明道长的寝室,这些人皆不得进,只好退回到观门口,一边派人继续监视,一边派人回去禀报杨慎矜。
两人于景龙观秘密会晤……杨慎矜心里面咯登一下,他本人也来到了景龙观。
不是小事了,不能全听信手下的话,他必须本人亲自来看一看。
大家都认识,而且他也没资格盯梢皇甫惟明和韦坚,杨慎矜不敢呆在景龙观门口,而是蹲在街斜角处,紧盯着景龙观门口,一刻不敢松神。
“韦公,十几个人。”皇甫惟明一名手下进来禀报道。
“呵呵,”韦坚气极而笑。
一会儿一名亲兵又进来禀报:“似乎杨公杨慎矜也来了,就蹲在街斜对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