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圆艺文学>科幻>伸唐 > 第九十四章 魅影(下)
    三庶人案对于李伸几家子,是天塌了,实际还是茶壶里的风暴,并且这个茶壶还比较小。

    张九龄下台,随后是牛仙客、李适之分别为左相,无人监督,李林甫开始松懈,不过这段时期无人威胁到李林甫的地位,李林甫仍做了一些实事。

    三是得宝歌后,李林甫开始与李适之、韦坚等人斗智斗法,为了保住首相地位,无所不用其及,政务呢,也管不了。就像他儿子李岫随李林甫游园,看到一个役夫拉着一辆重车经过,伏倒在地说,大人久居相位,树敌甚多,以致前途满是荆棘,一旦祸事来临,想跟他一样都不可能。

    李林甫愀然不乐,说,形势如此,我有什么办法?

    他也知道他的作为,让朝野内外皆痛恨之,如同逆水行舟,只能上不能下,想继续上,那只好继续害人。

    死后怎么办,我都死了,管它洪水滔天。

    这样还能顾得上唐朝的未来和政务?

    李伸有时侯会想到一个问题,连李林甫都不替他自己洗地,为什么后来有那么多人替李林甫洗地呢,难怪秦桧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韦坚上位,正是李林甫的第二个阶段。

    前期李隆基不得不时不时往洛阳跑,直到裴耀卿献策,才将长安缺粮的问题解决。

    裴耀卿因此官拜侍中(相当于后面的左相,不多说了),但不久被李林甫暗中搞了下去,改为尚书左丞相,天宝元年又改为尚书右仆射,还是宰相,不过是尚书的宰相,仅是一个虚相。

    天宝二年去世。

    这时侯李林甫还想着做一点正事,所以让韦坚先后兼任陕郡太守、水陆转运使,勾当缘河及江淮南租庸转运处置使,等重要的职位。

    其重心就是保障长安的供给。

    韦坚做的也不错。

    随后韦坚修广通渠,也得到了李林甫的支持。

    问题就出在这个不错上。

    那几年唐朝仍处于上升阶段,官场还算是清明。

    裴耀卿的策略无外乎一是储仓,二是运输。到了韦坚手中,储仓全部建设好了,主要职责就是运输。

    且看他的职位,陕郡……三门峡,水陆转运,江淮南租庸转运。

    而且他这些职位任职时间非常长,做的也不错,至少不存在着苛剥,于是与许多“纲典船夫”打成了一片。

    某种程度上,这些人勉强能算是韦坚的人。

    李韦皇与李林甫斗智斗勇时,这些人也自发地替韦坚散播舆论。李林甫将李韦皇弄下去后,用韦坚党羽的名义,开始对这些纲典船夫下手,令各州府捉拿这些船工漕吏,甚至延及到了邻居,以至各州县的监狱人满为患,一直到李林甫死了才结束。冤死或被打死在狱中的人不知凡几,是几千人还是上万人,已经没办法去统计了。

    现在更惨忍,因为李伸的两封信,李林甫怒气更大,连修广通渠的渠吏也不放过。